SEARCH

从零到上线:一个码农的网站开发心路历程

更新时间:2025-04-13 22:00:02
查看:0

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网站开发那会儿,我连HTML和CSS都分不清。记得当时盯着浏览器右键"查看网页源代码"时,满屏花花绿绿的代码看得我头皮发麻——这玩意儿居然能变成我们天天刷的网页?

那些年踩过的坑

刚开始学前端三件套时,我总爱把`

`当万能胶水用。结果做出来的页面活像打满补丁的旧衣服,鼠标移上去各种元素乱窜。有次给按钮加悬停效果,愣是让整个导航栏跟着跳舞,气得室友说我这网页"得了帕金森"。

后来才知道,CSS的`position`属性简直是个戏精。`fixed`的元素总爱在滚动时和其他内容抢C位,`absolute`的组件动不动就玩消失。有回做响应式布局,媒体查询写了二十多遍,最后发现是漏了个分号——这种错误现在想起来都脚趾抠地。

后端就像魔术师的暗箱

转到后端开发后才明白,前端那些花里胡哨的效果都是表象。记得第一次用Node.js写登录接口,测试时疯狂刷新页面,直接把数据库刷崩了。原来忘记做请求频率限制,差点把自己写成DDOS攻击脚本。

数据库设计更是门玄学。早期建表时图省事,把所有用户信息塞进一张表。等业务复杂起来,联表查询慢得像老牛拉车。有次半夜重构表结构,改到一半发现外键约束报错,只能含泪重写迁移脚本。这种痛,大概每个开发者都懂。

部署上线的惊魂时刻

第一次往服务器传项目时,我天真地以为`git push`就是全部。结果线上环境报错时整个人都懵了——明明本地跑得好好的!后来才搞懂环境变量这回事,还有那个永远记不住的`Nginx`配置。

最刺激的是某次紧急更新。半夜三点改完bug,手抖把`rm -rf`输成了项目目录。幸好有备份习惯,不然真得连夜写辞职报告。现在每次敲命令行前都要默念三遍"检查路径",这大概就是成长的代价。

写给新手的生存指南

1. 别怕抄作业:初期多参考成熟项目,比如GitHub上标星高的仓库。我第一个像样的页面就是"借鉴"了某个开源管理后台。 2. 工具链要精简:见过新手同时开五个框架学习,最后全混在一起。建议从Express或Flask这类轻量级框架入手。 3. 犯错才是正经事:有次我把生产环境当测试环境,误删了用户表。但这个教训让我养成了操作前备份的好习惯。

最近在带实习生,看他们遇到404错误就慌张的样子,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。其实网站开发就像拼乐高,开始可能找不到零件,但熟悉后就能搭出惊艳的作品。现在回头看我那个让导航栏跳舞的页面,虽然蠢萌,但那就是成长的印记啊。

说到底,做网站和做饭差不多——第一次可能煎糊鸡蛋,但谁能拒绝热腾腾的成就感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