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
从零到上线:一个码农的网站开发心路历程

更新时间:2025-04-06 23:36:02
查看:0

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网站开发那会儿,我连HTML和CSS都分不清。记得当时盯着浏览器右键"查看网页源代码"发呆,心想这堆密密麻麻的字母到底怎么变成花花绿绿的页面?现在回头看,网站开发这事儿吧,就像搭积木,关键是把不同技术栈按正确顺序垒起来。

那些年踩过的坑

刚开始学前端那阵子,我特别痴迷各种炫酷特效。有次为了做个会跟着鼠标飘的樱花动画,硬是把jQuery写了200多行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在低配电脑上直接卡成PPT。前辈当时就笑话我:"网站不是圣诞树,不能什么都往上挂啊!"这话我现在还记着——用户体验永远比炫技重要。

后端开发更是血泪史。第一次用PHP连接数据库时,因为忘记过滤用户输入,差点搞出SQL注入漏洞。后来才知道,原来新手常犯的三大错误:把密码写死在代码里(别笑,真有人这么干)、忘记做数据验证、以为服务器永远不会宕机。

技术选型的纠结

现在框架多得像超市货架上的泡面口味,React、Vue、Angular各有拥趸。我个人是Vue派,倒不是因为它最好,而是文档写得特别像"人话"。记得有次半夜调试组件,官方文档居然用"这里可能会让你有点懵"这种大白话解释难点,瞬间感动到想给开发者发锦旗。

不过说真的,框架之争特别像甜咸豆腐脑大战。去年接了个老项目,打开一看满屏jQuery,顿时眼前一黑。但客户预算就那么多,总不能推倒重写吧?最后折中方案是用Vue渐进式改造,这让我明白了个道理:合适的才是最好的,别跟风追新技术。

全栈开发的真相

很多人觉得全栈就是前后端通吃,其实更像"既要会炒菜又要懂种菜"。有次我同时改API接口和前端调用,因为忘了同步参数名,对着报错debug了三小时。最后发现是后端把userName改成了username——就这大小写差异,差点把键盘砸了。

数据库设计更是门艺术。早期我建的订单表居然没加外键约束,等发现数据对不上时,已经产生了上百条"幽灵订单"。现在学乖了,画ER图比写代码还认真,毕竟改个字段可能意味着要动二十个页面。

上线才是开始

你以为代码写完就完了?太天真!第一次部署时,我压根不知道要配置Nginx。浏览器打开全是403错误,急得抓耳挠腮。后来才知道,服务器就像新房,光把家具(代码)搬进去不行,还得通水电(环境配置)。

监控报警更是血泪教训。有次周末突然收到用户投诉,打开日志发现是图片服务器崩了——原来我忘记设置自动清理临时文件,硬盘直接被10万张缓存图片塞爆。现在我的运维 checklist 里永远写着:日志、备份、监控、告警,少一样都可能要命。

写给新手的建议

1. 先做减法:别急着学WebGL,把HTML表单提交搞明白更重要 2. 多敲键盘:看十遍教程不如亲手写个留言板 3. 善用工具:VSCode的插件能省一半时间,别跟自己较劲 4. 保持好奇:遇到报错先别慌,说不定能发现新知识

最近带实习生时,有个小伙子问我:"做网站最难的是什么?"我想了想说,不是技术,是理解屏幕后面那个真实的人。毕竟我们不是在写代码,是在创造让人愿意停留的空间。就像现在你看到的这个页面,可能藏着某个程序员熬到凌晨三点的咖啡渍呢。